永利欢乐娱人城【中国】有限公司

近日,昆山医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由阳光融汇资本独家投资。昆山医源是国产CT球管研发、生产的破局者,是国产首家也是目前少有能进行批量供货的CT球管厂家。本轮融资后,公司将加快量产节奏,并拓展更多型号CT球管的研发,以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

昆山医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创立于江苏昆山,前身是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球管项目部。依托国力股份40年军民融合的电真空技术产业平台,2013 年开始研发医用CT球管;2016年承接了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并于 2019 年高分通过国家工信部组织的验收,被工信部点评为“标志着我国在高端CT机核心部件X射线源上打破了国外巨头的垄断,为我国百姓享受精准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撑”。

 

01

CT球管的国内市场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

 

CT球管、探测器、滑环和高压发生器等为CT影像设备核心组件,其原理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CT球管发出X射线,由探测器接收该层面上各个不同方向的人体组织对X射线的衰减值,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合成后的CT图像。CT球管是CT设备的关键部件和高值耗材,不仅CT设备整机厂商需要在新机中组装CT球管,CT设备使用过程中还有大量的维保、更换需求。

CT球管是CT设备中产生X射线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将直接影响到CT的图像质量,且CT球管的成本高昂——在新机初装市场,CT球管成本占CT整机BOM成本的25%以上。我国CT设备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增的CT设备数量正在持续以每年约15%的增速持续增长。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CT影像成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驱动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当年我国新增CT设备量接近5000台,对应新机初装的CT球管市场规模约20亿元。

资料来源:CNKI,亿欧,融汇研究

 

02

CT球管是CT设备中的高值耗材

 

国外品牌Dunlee的球管质保期为曝光20万扫描秒或使用1年,CT球管平均寿命30-40万扫描秒。由于国内CT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平均每18个月便需要更换1只球管。CT球管的维保替换价格也同样高昂,中国CT设备保有量已达3万台,对应维保替换市场规模约80亿元。考虑CT新机初装市场和存量CT球管维修替换市场,我国CT球管市场规模近百亿元人民币。

CT球管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CNKI,融汇研究

 

中国CT设备市场规模及销量预测(销售额:亿元人民币/销量:台)

资料来源:东软招股说明书,融汇研究

 

03

CT球管制造工艺复杂,市场被外资厂商长期垄断

 

CT球管的研发、生产的难点主要体现在量产均一性上。球管生产的主要步骤为管芯装配和管组件装配,管芯装配的关键工艺流程包括零件表面处理、阴极灯丝装配、组装阳极轴承与靶盘、动平衡调节,管组件装配的流程包括管壳组装、焊接、捡漏、排气、烘烤、管套组装、老练、循环注油等,整个装配过程总耗时7天左右。

即便具有完整的CT球管的设计图纸,实际生产依旧需要漫长的技术摸索和工艺打磨,包括零件表面处理、动平衡调节、焊接、排气、老练等生产流程需要大量knowhow的积累,离不开生产工程师丰富的工艺经验,维持稳定的成品率难度极高,由于研发、生产过程中高昂的原材料成本和较低的成品率,工艺摸索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因此,该市场长期以来被外资厂商垄断,包括老牌整机厂GE、飞利浦、西门子,以及老牌第三方CT球管厂Varex和Dunlee。

CT球管初装市场和维修市场的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Varex、Dunlee公司官网,融汇研究

 

同时,在CT整机设备快速的技术迭代下,CT整机厂商对CT球管热容量、阳极散热率、使用寿命等技术指标也出现多元化需求,外资厂商在飞焦点技术、液态金属轴承技术、直接抽冷等先进技术上进行深入探索,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

2015年以来,国家政策鼓励CT球管等核心部件国产化,以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科技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试点专项将CT球管列入支持范围,工信部也将CT球管列入工业转型升级强基专项明确支持工程化项目。

 

04

深厚的技术积淀+复合型研发团队,率先突破规模化量产的技术限制

公司具有40多年真空器件制造的丰富经验积累和沉淀,同时拥有复合型的研发、生产团队。目前,公司有80人,其中研发技术人员39人(其中博士3人,研究生15人),技术顾问15人,覆盖电真空、仿真学、机械电子、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材料学,团队核心成员大部分曾任职于飞利浦、西门子等外资企业研发、生产部门,具有丰富的球管阳极装配、阴极装配、管套设计、管组件组装、高压模拟、精益生产经验,拥有从图纸设计、项目转换、工艺改善、生产装配、到质量控制、工艺持续改进的闭环工艺提升管理体系。

依靠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复合型团队的执行能力,昆山医源率先突破规模化量产的技术限制,于2019年获得5.3 MHU CT球管医疗器械注册证,取证后公司持续打磨产品工艺,2020年已突破CT球管规模化量产的技术限制,开展球管批量生产和销售。

2020年3月17日,昆山医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5.3MHU CT球管入选了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公布的第5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目录,并在疫情期间参与了多家医院紧急CT球管安装使用,无论从图像质量还是使用稳定性都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媲美,获得广大医院的高度认可。公司的5.3M球管入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5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目录。

以上为昆山医源部分CT球管产品展示

 

05

夯实产品质量,持续扩充产能

5.3 MHU CT球管产品取证以来,公司继续夯实产品质量。研发工艺部门将产品工艺拆分为800+个关键点,逐一验证并出具报告,总结出170+个待改进关键问题点,2019-2020年间研发工艺团队全力改进,对关键问题点逐一攻克,良品率和退货率均已比肩进口品牌。2020年以来发货量已突破150只。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新建产品线,3.5MHU、4MHU、5MHU双飞、8MHU等四款产品处于NMPA注册发补阶段,预计2021年12月前将陆续取得注册证,6.3MHU产品也已设计完成,预计2022年可投放市场。公司六款CT球管产品投放市场后,可覆盖国内CT机厂家90%的球管型号需求。

公司现有产能1000只/年,在建的研发及生产场地超10000平米,今年底建成投用,届时公司将具备7000只/年的CT球管的生产能力,占国产高热容量X射线CT球管产能的70%以上。

昆山医源董事长张兰永先生表示,感谢和欢迎新股东的加入,昆山医源一直秉持低调、务实的行事风格和求真、创新的企业精神,深知产品是王道、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把产品做精做细,把医源打造成专精特、小而美的企业。目前,公司已率先打破CT球管批量生产的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解决了国家高端医疗装备卡脖子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产品质量获得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和认可。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夯实产品质量,提高产能,并同步研发多款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与行业一道推动CT球管的国产化浪潮。 

阳光融汇资本合伙人石晟昊先生表示,阳光融汇资本非常荣幸参与公司的本轮融资,助力国产CT球管的技术突破。阳光融汇资本长期关注医疗领域核心零部件的瓶颈技术突破,相信国产大型影像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才能带动整机产品的真正国产化。目前CT所配备球管均来源自进口,产品的工艺量产壁垒极高,昆山医源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复合型研发量产团队,率先打破国产CT球管的量产技术限制。期待公司持续引领CT球管行业,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关于昆山医源

昆山医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创立于江苏昆山,前身是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球管项目部。公司具有40多年真空器件制造的丰富经验积累和沉淀,同时拥有复合型的研发、生产团队。覆盖电真空、仿真学、机械电子、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材料学,团队核心成员大部分曾任职于飞利浦、西门子等外资企业研发、生产部门。公司于2019年获得5.3 MHU CT球管医疗器械注册证,2020年已突破CT球管规模化量产的技术限制,开展球管批量生产和销售。公司现有产能1000只/年,在建的研发及生产场地超10000平米,届时公司将具备7000只/年的CT球管的生产能力,占国产高热容量X射线CT球管产能的70%以上。

关于阳光融汇资本

阳光融汇资本成立于2015年1月,是中国保险业首批由保险资金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规模达300亿元,专注投资于医疗健康、新兴科技领域,投资包括迈瑞医疗、瑞鹏宠物医院、英盛生物、乐普生物、圣诺制药、硅基仿生、启辰生、赛德阳光、朝聚眼科、宽腾医疗、泰诺麦博、华芯医疗、昆山医源、商汤科技、满帮、青云科技、燧原科技、英韧科技、齐碳科技、创新奇智、摩尔线程、梦之墨等明星企业。

  

Baidu
sogou